更新时间:2024-06-20
描述:
一、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分类 使用材料 竖向主框架形式 二、架体基本组成 三、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标准化管理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标准化管理流程 对涉及**分包单位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实行技术、生产、工程、财务四部门联动管理,从爬架使用告知、资质审查、合同签订、交底验收、退场结算等各环节进行把控,确保爬架施工安全。点此阅读:工程**实用系列精品资料分享。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管理 ① 爬架分包单位营业执照 ②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承包资质证书 ③ 分包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④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检验报告 ⑤ 建设行业科技成果评估证书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① 工程概况② 编制依据③ 管理机构与组织④ 施工计划⑤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架体构造⑥施工工艺技术 ⑦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⑧ 计算书⑨ 相关图纸①《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中强制性条文;② 附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审查要点》 规范强制性条文: 1.架体高度不得大于5倍楼层高; 2.架体宽度不得大于1.2m; 3.直线布置的架体支撑跨度不得大于7m,折线或曲线布置架体,相邻主框架支撑点处的架体外侧距离不得大于5.4m; 4.架体的水平悬挑长度不得大于2m,且不大于跨度的1/2; 5.架体全高与支撑跨度的乘积不得大于110㎡。1、竖向主框架所复盖的每一楼层处应设置一道附墙支座;2、在使用工况时,应将竖向主框架固定于附墙支座上;3、在升降工况时,附墙支座上应设有防倾、导向的结构装置;4、附墙支座应采用锚固螺栓与建筑物连接,受拉螺栓的螺母不得少于二个或应采用弹簧垫片加单螺母,螺杆露出螺母端部的长度不应少于3扣,且不得小于10mm,垫板尺寸应由设计确定,且不得小于100mm×100mm×10mm;5、附墙支座支承在建筑物上连接处混凝土的强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但不得小于C10。1、防坠落装置应设置在竖向主框架处并附着在建筑结构上,每一升降点不得少于一个防坠落装置,防坠落装置在使用和升降工况下都必须起作用; 2、防坠落装置必须是机械式的全自动装置,严禁使用每次升降都需重组的手动装置; 3、防坠落装置技术性能除应满足承载能力要求外,还应符合表4.5.3的规定。4、防坠落装置应具有防尘、防污染的措施,并应灵敏可靠和运转自如; 5、防坠落装置与升降设备必须分别独立固定在建筑结构上;6、钢吊杆式防坠落装置,钢吊杆规格应由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25mm。 方案审查要点 方案论证 ① 6份已经过审批的方案及方案报批表(可以是复印件)。② 分包合同1份(明确现场负责人,且人员应持证上岗),架子工的特殊工种操作证复印件(必须加盖分包单位的公章,要求人证统一)、若论证时架体已经提升,则还需提供爬架验收记录表《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02-2010)表8.1.3,且应由三方签字确认。③ 本项目爬架方案论证时的汇报PPT一份。点此阅读:工程**实用系列精品资料分享。爬架论证会由总包单位组织,总监理工程师或甲方代表主持会议。论证当天总包单位应通知分包单位方案编制人、分包单位现场负责人、安全员、总包单位项目执行经理、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或总监代表)、建设单位代表以及工程所在地当地质量监督部门人员出席论证会。① 介绍专家组成员及相关单位参会人员;② 由专家组五名专家推选专家组组长;③ 建设单位负责人讲话;④ 施工单位简要介绍施工方案;⑤ 查看现场;⑥ 点此阅读:工程**实用系列精品资料分享。专家询问,并征求相关各方的意见;⑦ 暂时休会:专家审查方案、讨论、书写论证报告;⑧ 复会:专家组组长宣读论证报告,其他专家补充发言;⑨ 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对专家出具论证报告发表意见及建议;⑩ 质量安全监督站**及监督人员讲话。① 专家论证报告;② 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方案论证会签到表;③ 专家论证会议议程;④ 修改后专项施工方案、方案审查、审批表及论证意见回复。 构配件进场验收 严格按照施工方案中《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材料进场清单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设备进场检查验收表》全数检查、验收进场构配件的数量及质量,使其满足方案及现场施工要求。不同规格、不同批次的产品不得在同一建筑中应用,老旧材料或已变形构配件不得进场。对构配件质量存疑时,应对怀疑构配件进行重点抽检,必要时可采取破坏性试验验证其质量。抽检重点对象为竖向主框架、水平桁架以及提升设备,主要检查节点部位焊接质量、钢管锈蚀程度、电葫芦链条的完好性等。 爬架搭设 四、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 1)材料进场验收 处理办法: 严格按照审批过的方案中构配件类型及数量组织进场验收,同规格、不同批次的产品不得在同一建筑中应用,老旧材料或已变形构配件不得进场。对构配件质量存疑时,应对怀疑构配件进行重点抽检,必要时可采取破坏性试验验证其质量。 2)爬架平台搭设 处理办法:① 爬架安装平台必须提前策划、设计,其承载力、宽度及平整度应满足方案要求;点此阅读:工程**实用系列精品资料分享(2019年8月版)。② 建筑标准层较高时建议采用悬挑架作为爬架安装平台;③ 结构混凝土强度满足方案要求后,应**时间卸载,将爬架荷载转移到建筑物上。 3)爬架水平桁架缺失 处理办法:① 提前对爬架方案进行优化,非标准桁架定尺加工;② 采用双钢管及斜撑加强,且水平杆与标准桁架左右各搭接一跨。 4)架体水平悬挑长度过大 处理办法:当1.2m<架体水平悬挑长度<2m时,应增设内斜撑将悬挑部分水平桁架与主框架拉结;架体水平悬挑长度>2m时,端部必须增设支座。 5)支座安装数量不足 处理办法:竖向主框架所覆盖的每个楼层均应设置一道附墙支座,防倾装置应随支座共同安装,特殊情况无法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在架底增设顶墙轮或“滑橇”,悬挑部位增设连墙件临时拉结。 6)长支座缺少定位措施 处理办法:长支座必须设置两道螺栓且螺栓位置应尽量靠近上下两端点,超长支座底部斜杆须设止退及固定措施。 7)卸荷支撑长度不足 处理办法: ① 个别卸荷支撑无法满足支撑要求时,可将支撑顶丝调节至**位置,支撑在下层防坠齿条上,若大面积出现卸荷支撑长度不足时,则应考虑调整架体提升高度。② 严格把控进场材料及组装,竖向主框架底部预留的提升装置悬挂点一般只有1个,且不可能出现在中间层框架上。对于已经存在的既成事实,需增设专用销轴辅助支撑。 8)卸料平台安装不当 处理办法:① 保证卸料平台入口畅通,若施工时支模架配置3层,拆除卸料平台底部水平桁架斜杆,支模架配置2层,拆除水平防护杆;②开口位置三边采取加固措施:两侧及洞口顶部采用双立杆,上步架搭设八字撑,顶面、立面增设斜撑,洞口四周按照临边进行封闭、隔离;③ 架体提升后,洞口位置水平杆应低于料台悬挑梁,斜拉钢丝绳及料台其他部位均不得与爬架接触;④料台在不使用时,洞口侧面应采用与外立面同种维护材料进行封闭、维护。 9)梁底开裂 处理办法:① 支座或拉杆设置在梁上的,方案中必须核算梁的原有截面及配筋是否满足支座承载要求,若不满足,则须按照受力情况加配钢筋或在梁底采取加固措施;② 支座预埋孔埋设时,应保证孔洞边缘距离梁底不少于100mm,必要时可在预埋孔底部局部加筋;③ 冬期施工应适当放慢施工进度,注意混凝土强度控制,混凝土强度未满足方案要求前不得进行提升作业。 10)构件污染 处理办法:① 建筑外围构件混凝土浇筑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混凝土溅出污染外架杆件,遇到特殊情况,造成构件污染时,应**时间清理,保证杆件有效工作;② 防坠装置必须采取防尘、防污染措施有效遮盖。点此阅读:工程**实用系列精品资料分享。 11)立网安装 处理办法:① 网框必须必须设置单独的承力杆件,承受其本身自重;② 为避免网框翻转,建议承力构件应设置上下两排,连接件应与架体可靠连接,且各部位杆件承力满足立网框受力要求。 12)架体堆载 处理办法:**时间清除所有外荷载。 集成式附着升降脚手架